千佛山摩崖造像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(辽宁省人民政府于1988年12月20日公布)。是我省保存较好的一处佛教石刻艺术群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,是研究东亚藏传佛教历史,佛教美术史,藏蒙汉文化交涉中的珍贵遗迹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起工至民国元年(1912年),二世活佛赞阳舍灵主持,由占巴商卜负责在山上裸露的岩石上开始雕刻佛像,凿刻摩崖造像200来尊,现今保存完好的佛像共计117种173尊,其线条流畅,清晰自然,佛像大小不同,形态各异,栩栩如生,高者3.2米,矮者32厘米,有些佛像仍依稀可辨其彩绘痕迹。佛像种类繁多,有单像,有群像;有坐像,有立像;有文静祥和的造像,也有怒目圆睁青面獠牙的愤怒像;有单面双臂像,有多面多臂像;有佛像,菩萨像,度母像,罗汉像等。以通俗分类法对造像分为七类,即是:佛、菩萨、十八尊者(罗汉)、护法、天王、金刚力士和佛教人物。
1、佛类有释迦牟尼佛、无量寿佛、无量光佛、阿弥陀佛、尊胜佛母、药师佛和名礼忏文35佛等计52种76尊。
2、菩萨类有观音菩萨、文殊菩萨、弥勒菩萨、金刚手菩萨、和度母等19种35尊。
3、十八尊者(罗汉)18种19尊。
4、护法神类有毗沙门护法、骑虎护法、护法财神、黄瞻巴拉、白瞻巴拉、马哈嘎啦、关圣大帝和韦陀等10种14尊。
5、天王类有北方多闻天王、西方广目天王和东方持国天王3种3尊。
6、金刚、力士类有秘密大持金刚、楼阁金刚、大愤怒金刚、杂色愤怒金刚、兰衣金刚、大猛金翅裙和力士像等7种10尊。
7、佛教人物类有莲花生大士、阿底峡大师、宗喀巴大师、贾曹杰和克珠杰高僧以及玩童等6种16尊。